近日,天水市《三阳川手工挂面生产加工工艺》地方标准通过了立项技术评估。挂面作为传统面食,以口感佳、食用便捷、价格亲民且易于储存等优势,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。历经岁月洗礼,如今的挂面产业已迈向标准化、规模化、智能化、多元化发展之路。
近年来,我国挂面产业规模不断扩张,大型制面企业积极扩产、升级,中小企业也努力提质增效。与此同时,消费升级的浪潮为挂面行业带来新机遇。消费者对食品品质、营养与健康愈发关注,促使企业加大创新力度。市场上,荞麦面、蔬菜面、蛋清面、鳕鱼面、高钙面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,形成主食型、风味型、营养型、保健型等多元产品格局。
产业发展进程中,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。建国后,制面业快速发展,挂面生产线机械化程度提高,室内烘干技术广泛应用。如今,真空
和面机、智能干燥技术等先进成果不断涌现。智能干燥技术不仅节能、省人力,还能稳定挂面含水率,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国内大型挂面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,改进工艺与设备,加强产品检验检测。近十年来,各挂面企业推动了产业现代化发展,实现机械化、连续化生产与车间封闭清洁生产,通过综合技术措施保障产品安全与品质,便利市场流通。
然而,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从市场竞争看,方便快捷的餐饮业、配送体系以及鲜切面的兴起,冲击了挂面的潜在与传统消费人群。规模化挂面生产线的投产,加剧了市场竞争,中小企业压力增大。从产业自身看,再次升级动力不足,产业智能化所需基础研究未受足够重视。部分企业技术与资金门槛低,导致行业竞争不规范,多数企业规模小、盈利能力弱,制约行业发展。同时,市场购买能力限制了机械厂家创新激情,行业内模仿现象严重,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。
面对挑战,多方需协同应对。行业要加强自律,将食品安全置于首位,推进“放心挂面工程”,企业强化质量管控,相关部门加大监管。加大科研创新投入,鼓励产学研合作,突破产业智能化基础研究,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。把握市场趋势,开拓农村、中西部地区及国际市场,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。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,优化产品结构,创新产品与服务,如改进包装设计、利用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等。
我国挂面产业底蕴深厚、市场基础坚实,虽面临挑战,但机遇并存。全行业携手共进,坚守品质、创新发展、拓展市场,定能推动挂面产业高质量发展,传承传统饮食文化,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,为食品工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我要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