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日,河南省标准化协会依据《河南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》,对团体标准《温县酸辣粉》进行立项论证,鉴于所申报标准符合立项条件,现予以批准立项,温县食品工业协会作为牵头单位,扛起了这一重要使命。这一举措,预示着温县酸辣粉产业将在标准化的轨道上加速前行,而机械化生产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温县,素有“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”的美誉,其食品产业底蕴深厚。近年来,温县酸辣粉凭借独特风味,在市场上崭露头角,销量逐年攀升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当地企业积极探索机械化生产之路,诸多成功案例不断涌现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以温县某知名酸辣粉生产企业为例,该企业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,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,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操作。在红薯淀粉的筛选环节,企业采用高精度的
振动筛设备,通过精准控制筛网孔径,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去除淀粉中的杂质,确保投入生产的淀粉纯度达到高标准。相较于传统人工筛选,机械化筛选不仅效率提升了数倍,还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波动,保证了每一批次酸辣粉原料的稳定性。
在制作酸辣粉的关键环节——制粉工艺上,机械化设备更是展现出显著优势。企业运用的涂布式粉丝生产设备,将调配好的淀粉浆料均匀涂布在传送带上,经过蒸制、老化、切丝等一系列工序,快速生产出粗细均匀、质地优良的粉丝。这种生产方式摒弃了传统手工制粉工艺中对明矾等添加剂的依赖,既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,又通过精准的工艺参数控制,保障了粉丝的口感与品质。例如,通过调节蒸制时间和温度,可使粉丝达到较佳的熟化程度,入口爽滑且富有弹性;老化环节的机械化控制,则让粉丝的韧性和耐泡性得到显著提升,即便经过长时间冲泡,也能保持良好的形态和口感。
包装环节同样实现了高度机械化。自动化
包装生产线能够快速完成计量、装袋、封口等一系列操作,每分钟可包装数十袋酸辣粉。在这一过程中,机器通过
传感器实时监测包装重量和封口质量,一旦出现偏差,立即自动调整,确保每袋产品的重量精准无误,包装密封严实,有效延长了产品保质期。同时,机械化包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,使得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订单,满足市场需求。
除了单个企业的机械化升级,温县还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内的协同发展,形成了从原料供应、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的完整机械化产业链。在原料供应方面,当地的红薯种植户采用机械化耕种、收获设备,提高了红薯产量和质量,为酸辣粉生产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。在包装运输环节,自动化的包装设备和智能化的物流运输系统无缝对接,确保产品能够快速、安全地送达全国各地。
此次《温县酸辣粉》团体标准的立项,将为机械化生产进一步规范方向。标准将对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参数、工艺流程、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,促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持续优化生产工艺,提升产品品质。例如,在设备参数方面,标准可能对制粉设备的涂布速度、蒸制温度和时间、老化时长等关键参数进行统一规范,确保不同企业生产出的酸辣粉在品质上具有一致性;在工艺流程方面,明确从原料预处理到成品包装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,避免因流程差异导致的质量问题。
随着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,以及机械化生产的持续深化,温县酸辣粉产业有望迎来新的飞跃。
我要评论